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工作室首页 >  成果展示 >  成果详情
名师工作室

成果详情   >
做一个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教师
发布人:安瑛  发布时间:2021-11-19 18:34:05

做一个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教师

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过去由于程序性规定不严密、不规范甚至缺失,出现了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愿管、不敢管”,过度惩戒甚至体罚学生现象;有的家长对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也不理解,造成家校矛盾,“校闹”,或对老师“秋后算账”等等,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在教师队伍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规则”明确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具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的义务,对教师教育惩戒权通过出台细则来进行规范和明确,堪称一线教师依法执教的“尚方宝剑”,为教师依法执教、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无疑对教育来说是件利好的事。广大一线教师都是欢迎的。如何用好“规则”则需要进行有效地引导。

   “规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这一规定,首先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属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不是单独赋予学校、教师一种权力。其次,明确了实施的对象和方式,是对违规违纪学生的管理、训导和矫治。第三,强调了行为的目的性,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不能为了惩戒而惩戒。

   “规则”中根据程度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明确了实施的权限及范围,以及具体操作落实的细则。“规则”出台前,一些地方流行“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敬,把家长当神供”,“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学生退位” 的现象成为常态,一线教师始终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当师生矛盾突发时,教师俨然“汉堡”中的“夹心菜”: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成为保护教师依法执教合法权益的“娘家人”“守护神”,一线教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任凭他们独自承担来自家长的责难、社会媒体的霸凌!不管有无过错,先“闹”过再说,“校闹”不休,教育尊严扫地!“管学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成为了许多教师的自嘲!更有甚者,因“校闹”让一些教师“破产”!因此,要让教师走出不敢管、不愿管的泥淖,必须从法律上支持并保障教育惩戒权,从而让“规则”落地生根,则是当下最为迫切的工作。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使“规则”落地,使得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既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温情,也要有违反班规校纪之后承受适度责罚的“严爱”。要让必须的惩戒成为学生经受挫折、承担犯错后果并付出应有代价而健康成长的砥石。

首先,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成为教师的“娘家人”,成为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守护神。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有足够的精神储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张弛有度、合法、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利,净化教育环境。无纠错教育将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四年前,我们身边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校开学招聘了一位应届毕业生,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李老师刚出校门就上了讲台,面对长期不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纪律的小捣蛋们,束手无策,一怒之下就用手掌打了班里屡教不改的6个小朋友的手心。事发之后,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去办公室找家长道歉,但家长不依不饶,坚决要求换掉任课教师。学校的处理意见是这位老师在全校大会上反复做检查,在课堂上反复给学生道歉,扣除当月工资,且要求教师买了礼物,再挨家挨户登门道歉,最后停职反省。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中,学校始终没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家长唯唯诺诺,对学生娇惯纵容,直接将涉事教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由年轻的教师自己面对家长、学生的责难,缺乏足够的身心保护。在家长、学校强大压力之下,年轻的老师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幸亏家人发现及时,才没能酿成大祸。不得已,李老师选择了辞职。试想,如果当初这位李老师入职时学校就对她进行了系统严格的岗前培训,结果会不会比预期的要好很多?如果学校没有让涉事老师直接面对家长,彼此的心理是否还会存有一些应有的包容?教育者的尊严会不会得到一点点尊重?年轻教师的职业信仰或许不会被学校的冷漠和家长越位扼杀在摇篮里。

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这个班的家长比以前更加不尊重老师,任何一位家长随随便便都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手画脚;学生更是肆无忌惮,嚣张跋扈;凡是给这个班上课的教师个个畏首畏尾,如履薄冰,四年下来,校园霸凌现象是这个班的常态,不完成作业成为正常现象,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班风班貌都令人堪忧。日常教学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在具体的惩戒落实过程中,每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究竟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练就哪些处理学生问题的“功夫”,这是需要进行学习和专题培训的。

    其次,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培训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专业的角度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学生之所以违反校级班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原生家庭的教育氛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分析潜质学生成因时,应从科学的视角去分析,将先天缺陷与后天养成相结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面对成长中发生的必然事件。这就要求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学点心理学知识,能够防患于未然,将矛盾化解在事件发生之前。教师如果人人都能够成为手持戒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胸中有情的教师,那么每一次爱的惩戒都将是滋养生命活力的源泉。

    第三,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创建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养育作用。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该是同盟军,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家校共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好形态。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根据本班学生及家长的具体情况,依据近期出现的问题,设计主题式家长会。从一年级开始,首先为家长量身打造阅读计划,推荐阅读书目,督促家长从学习做合格家长向优秀家长迈进,开启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全新历程。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传递给家长,并得到家长的认可,将家校关系建立在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的基础上,让家长将孩子托付于老师,成为一种相互敬仰的生命之托。也只有这样,温暖、有度的惩戒才能落地有声。否则,跪着教书的教师,何以能够教出坚强直立的学生?戴着镣铐舞蹈,怎能彰显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的尊严?

    最后,“规则”落地,教师能够有尊严地行使教育惩戒权,培养出有责任担当,能抗压受挫,有顽强毅力的良好公民。依法惩治校闹,尚需社会支持,还校园一片清静,还教师尊严。当然,在我们教师的团队中不可否认有一些教师法律意识淡泊,依法执教意识不强,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这都不是主流。我们广大教师都是有着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的,他们有着教育人的初心和担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断章取义扭曲了教育环境,一旦出现惩戒失误,教师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人去关注事情的起因、经过,只是对所谓“结果”大肆渲染,新闻媒体的舆论一边倒,自媒体的快速传播,家长围攻教师,堵校门,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严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将学校推向了风口浪尖,将教师推到了一个无法转身的墙角。凡此种种,当事教师为了息事宁人,保住饭碗,不敢管、不能管也不愿管。佛系教书,无纠错教育便成了一些教师无奈的选择。而这恰恰是眼下畸形教育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法惩治校闹,保护教师依法执教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关乎民族兴亡、社会进步之大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依法执教,是每位教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用好《规则》这个尚方宝剑,需要躬耕教坛的老师们殚精竭虑,不辞辛劳的无私奉献,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护佑,且莫让“规则”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成为一线教师依法惩戒的“温柔陷阱”。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