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工作室首页 >  成果展示 >  成果详情
名师工作室

成果详情   >
2011年高考(陕西卷)作文评析及升格示例
发布人:王建平  发布时间:2017-04-01 15:04:17

2011年高考(陕西卷)作文评析及升格示例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2011陕西卷作文命题可以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尽管命题形式仍然沿用了这几年全国新课程卷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但命题材料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要求考生就“中国崛起、国家变化”这一比较重大的社会热点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则又是一般考生难以言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应该说,今年的命题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它旨在使高考作文更加回归新课程,让学生突破课本和小我的狭小天地,关注天下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时代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材料的内容范围来看,主题比较明确,便于学生审题,只要是由材料所列举的有关“中国崛起”的六个方面引发的真切体验、感悟与思考,就都应在范围之内,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但是,由于命题材料涉及范围较大,而学生平时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认识不深,容易千人一面,写成对国家成就的赞美,缺乏个性化展示。审题的关键在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即从大的话题中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写身边的见闻,这样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体现个性色彩。从文体选择来说,可以写议论文,论述中国崛起的原因,诸如传统文化的熏染,党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等;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所见闻的中国崛起的具体事例;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赞美祖国的巨大变化,抒发爱国豪情。

“作文意为先”,好的立意是作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考场作文首要的是立意准确。今年的作文命题由于审题难度不大,不易出现偏离题意的现象。要想文章出彩,赢得阅卷老师好评,就要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立意创新。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立意创新,见解新颖?如何做到议论深刻,振聋发聩?一是最好要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的发展变化”,而不必面面俱到。比如从人们的家庭生活或家乡的变化,或是具体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变化体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二是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学会理性地思考。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要做到冷静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就这一材料来说,中国崛起是我们的愿望,也正在变成现实,我们既要承认现实,肯定成绩,又不要一味只唱赞歌,要理性地看待,一分为二地分析。我们是否还存在不足和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是否做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等等,这是对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要求。另外,面对中国崛起,作为青年学生来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如何居安思危,奋发努力,使祖国更加强大,这都是值得考生思考的问题。

【例文评析】

例文一:文体:抒情散文

  腾飞,中国龙!

   百年沧桑巨变,当历史的苦风凄雨吹打下的伤痕尚未褪尽,当昔日的国耻家仇还在心中隐隐作痛,中国已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诠释着飞速发展的神话。                      

——题记                                                          

    历史不会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的奴役之苦;历史不会忘记,百年以来备受侵略的屈辱与无奈。但当一个世纪前,随着辛亥革命炮声响起,我们告别了专制集权,走向了民主共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书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半个多世纪前,随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我们终于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我们不会忘记,年轻的新中国曾是那样的一穷二白。但是,我们白手起家,甩掉了落后农业国的帽子,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我们众志成城,成功制造了原子弹,并发射了人造卫星。新中国以她锐不可当的气势逐步走向富强与繁荣。

    我们不会忘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仿佛一夜之间,深圳崛起了,珠海崛起了,浦东崛起了。我们也有了林立的高楼大厦,祖国大地一片生机,邓小平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我们不会忘记,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家乡不再是渭河旁边的偏僻小镇,我也不会像小时候一样只是望着远处的秦岭傻想。农民们不用再靠天吃饭,他们懂得了现代的耕作技术,得到了国家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农业税的取消,让两千年来缴纳“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汶川地震,地动山摇。温总理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有力地写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国人的心。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时艰。“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

⑦“一个地震后两小时总理就奔赴灾区的国家,一个私人捐款过亿的国家,一个因为争相献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是地震后外国媒体的评论。是啊,一个拥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必会崛起,必将腾飞!

⑧尽管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变化莫测,时好时坏,但在党和政府有力的领导和调控下,中国稳步走过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尽管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当战乱国家的人民四处逃难时,唯有中国政府会大规模、有组织地将每一位处在危险中的同胞接回祖国。

    ⑨唯有中国,唯有中国!

⑩当世界以惊羡的眼光注视着中国的发展奇迹时,我们依然踏着坚实的步伐前行。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中国龙,必将继续腾飞!

 

 

①开头题记概括中国百年历史沧桑,总领全篇。也为全篇确定了感情基调。

 

 

②两个“历史不会忘记”将人们带进苦难的过去。接着回顾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用极为概括的语言回顾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③④⑤以排比段形式,采用并列式结构,按历史发展顺序,回顾了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由解放初期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再到西部大开发,构成了中国崛起的历史画卷。第④段中“深圳崛起了,珠海崛起了,浦东崛起了”紧扣题目;第⑤段由国家发展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变化,以小见大,感悟真切。

 

 

 

 

 

 

⑥⑦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中国人民始终坚强不屈。回顾汶川地震,引用温总理、胡总书记的话语以及外国媒体的评论,分析总结出中国崛起的深层原因,即顽强不屈和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材料丰富,语言有感染力。

 

⑧整句形式,在对比列举中突出中国国力的增强,⑨再用反复手法加以强调,字里行间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⑩展望未来,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篇末点题,简洁有力。

[写作借鉴]

全文中心突出,感情充沛,语言流畅,材料丰富。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1、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文章开头回顾过去,为叙写中国腾飞蓄势;三个“我们不会忘记”叙写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接着通过汶川地震中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表现,揭示中国腾飞的原因;最后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展望中国腾飞的光明前景。文章多次扣题,使中心表达更加突出。

2、感情强烈,感染力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情感是散文的灵魂,真情是散文的生命。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结合的很自然,既给人以美感,又启人心智。情感深厚,真挚动人,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对祖国成就的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情。

例文二:文体:抒情散文

    祝福祖国

   “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的心情就激动不已。我幸运,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我自豪,成长在强大的中国。人生道路上的十九个春秋,我时时充满欢乐,处处铺满鲜花。伴随祖国的发展,我一路走来,一路风景,一路感慨。

       童年记忆中的乡村,低矮的房子,泥泞的小路,最愁的就是下雨天了。至今难以忘记的是上学路上摔跤的情景,总盼望着这泥泞的小路能够变得宽敞平坦。如今这一愿望早已不再是梦,条条公路通乡村,交通便捷,出行方便。随之私家车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取消农业税”、“家电下乡”、“农村合作医疗”…… 一个个惠民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一片赞叹之声,农村一派崭新气象。     

③“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升空,我振奋不已;“嫦娥”探月工程稳步推进,我倍感骄傲。祖国前进的步伐,也让世界惊叹不已。然而,我们不会忘记,曾经的祖国,是鸦片倾销的市场,是军阀混战的场所,是日寇铁蹄践踏的地方……她被折磨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山河为其呜咽,松涛为其哀泣。沉默啊,沉默啊!在一片黑暗中,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沉睡的雄狮,舞动起不屈的巨龙。多少曲折的历程留存于我们的记忆,多少拼搏的汗水化作天边灿烂的云霞。

       ④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在历经劫难后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沧桑巨变,焕发生机。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演绎着东方古国的现代传奇。青藏铁路,给藏家儿女带来了吉祥安康;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圆满落幕,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也让世界竖起了大拇指。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姹紫嫣红,气象万千;全国人民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到处充满着发展的活力,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⑤“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这个盛夏,一曲曲红歌仿佛千百朵鲜花,盛开在辽阔的祖国大地。这是祝福的心声,又是赞美的心声。祝福祖国,这个闪耀的东方明珠,犹如奔驰的列车,迎着世纪的曙光,擎起燃烧的信念,驶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①由歌曲《祝福祖国》自然入题,奠定了抒情基调。善用整句,表达力强。“伴随祖国的发展,我一路走来,一路风景,一路感慨”自然引入下段、总领全文的作用。

 

 

②回忆童年往事,体现过去的落后。今昔对比,表现农村的巨大变化。从自己身边写起,感受真切。

 

 

 

③承接上段由自己身边变化,写到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并回顾祖国遭受的磨难。运用整句形式,感情色彩浓厚,感染力强。“多少曲折的历程留存于我们的记忆,多少拼搏的汗水化作天边灿烂的云霞。”既总结本段,又领起下段。

 

 

 

④紧承上段末句“灿烂的云霞”,转入写祖国的巨大变化。抓住具有代表性“青藏铁路”、“探月工程”、“奥运会”、“世博会”等成就,歌颂祖国,抒发民族自豪感。选材精当,有说服力。

 

 

 

 

⑤照应开头,再次引用《祝福祖国》歌词,并由此联想到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大唱红歌,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结尾以浓烈抒情语句突出主旨,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写作借鉴]

1.首尾照应,突出中心。好的开头和结尾能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本文首尾别具匠心,两次引用《祝福祖国》歌词,有诗意,有韵味,感情色彩浓厚,能激发读者的共鸣。首尾呼应点题,主题贯穿始终,既能让文章中心更加突出鲜明,又能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严谨。

2.文采飞扬,表现力强。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语言形式,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文章多次使用整句形式,诸如“我幸运,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我自豪,成长在强大的中国”、“‘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升空,我振奋不已,‘嫦娥’探月工程稳步推进,我倍感骄傲”、“山河为其呜咽,松涛为其哀泣”等富有情感的语句,语势强烈,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结尾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自然流畅,感情充沛,可见作者较为深厚的的语言功底。

例文三:文体:议论文

面对赞美  知己守心

①知己之所长,明己之所短,守己之静心,谋长久之发展。

                                   ——题记

②时光荏苒,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这三十年,我们的国家逐渐摆脱了贫穷,摆脱了落后的阴影,也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奇迹,赢得了国际舆论一片赞美之声。

③在这种氛围里,展望未来,谁的激情不在笔端喷涌?谁的自豪不在血脉流淌?谁的遐思不在欢愉中飞驰?谁的信心不在追求中高涨?但是,我们是否需要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祖国真的强盛了吗?中国真的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了吗?我们是否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④喜听赞美,人之常情。但赞美声里,人们大多总处于自我陶醉中,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也从后唐庄宗的成败中发出感慨:“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成就面前不骄傲,居安思危谋发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倘若我们只满足于经济的迅猛增长与生活提高的表象,而不去发现发展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那么中国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损害。

⑤乌鸦不能正确对待赞美,到嘴的肥肉反被狐狸叼走;邹忌能够正确对待赞美,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曾国藩与属下下围棋,每每胜利,属下一片赞美声;后来来了一位高手,那人礼让六子,棋局未过半,对方已将曾国藩的棋子分割成数片,曾国藩中盘告输。上个世纪80年代,巴西和阿根廷跻身世界经济前八,西方舆论誉为“巴西奇迹”和“世界一流国家的明日之星”。可是,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两个国家的美好前程最终化为泡影。二战后的日本没人赞美,但却能够迅速复兴,这便是领导者在战后冷静地汲取了战争的教训,痛定思痛的结果。类似正反之例举不胜举。

⑥对于国际的赞誉声,在感到鼓舞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冷静理智,知己守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最好能够一笑而过,定位好自己,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放松斗志,落得龟兔赛跑的可怕结局。一时的领先、暂时的领先,不算最终的领先;永远的微笑,才是真正的胜利!
   
⑦知己守心,我们收获成功;知己守心,我们成就未来。愿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冷静理智的平和心,走出一片属于华夏儿女的灿烂的明天!

        

 

①题记扣紧题目,切合文章中心。文言排比句式,显现语言功底。

②赞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变化,照应命题材料,正面体现“中国崛起”。

 

③紧承上段,用四个反问句,表现在中国发展、世界惊叹下的民族自豪感的产生。接着提出问题,引人深思。见解独到,高人一筹。句式灵活,表达有力。

④承接上段,展开论证。首先反思一味赞美的负面影响。接着运用引证法,分析我们在成绩面前应有的态度,并从反面指出一味赞美可能导致的后果。

 

⑤这是一段非常好的举例论证段落。作者运用乌鸦与狐狸的寓言故事,又用邹忌、曾国藩的历史故事,还用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事实;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例,对比中突出观点。材料丰富,说服力强。叙写生动,说理形象。

 

⑥在前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扣紧题目,突出中心。“一时的领先、暂时的领先,不算最终的领先;永远的微笑,才是真正的胜利!”富于哲理的话语,引人深思。

⑦再次点题,进一步强调“知己守心”的重要性,提出希望,结束全文。

[写作借鉴]

1.立意深刻,见解独到。“凡文以意为主”,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要准确,也要新颖独到。面对中国崛起,作者并没有像许多考生那样一味唱赞歌,而是提出要冷静分析。既承认发展的事实,又指出沾沾自喜可能导致的后果;要进一步更好地发展,就要做到“知己守心”,“成就面前不骄傲,居安思危谋发展”。这种对问题的辩证分析和说理更令人信服,也是打动阅卷老师而获取高分的原因。

2.结构谨严,层次清晰。考场作文要让阅卷老师迅速把握文章中心,要做到这一点,除论述围绕中心、反复扣题外,段落分明、层次清晰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作为一篇较为成功的议论文,文章首先肯定中国的发展成就,提出在赞美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接着展开分析论证,既反面论证,又正面说理;既有引证法,又有例证法。最后得出结论,突出中心,总结全文。文章主题深刻,过渡自然,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例文四:文体:议论文

①近年来,中国呈现出一种昂扬的发展之态。随着中国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和平崛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涨”。

②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称道和关注的“涨”。

③在执行打击清剿索马里海盗的任务中,我国海军军舰的数量见“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们担当起大国的责任,推进碳排放框架的构建进程的声音见“涨”;太空行走、近月探索等科研任务圆满完成,我国航空航天科技领域的实力见“涨”;日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也日益见“涨”。

④不必说越来越多的运动健儿们在国际大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不必说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单说我国网球选手李娜在刚刚结束的法网大满贯上获得冠军,这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运动员首次获此殊荣,就让我们欣喜不已。还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典礼上出现的一架架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近日即将制造完成的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我国军事实力的一步步上涨,不正标示着综合国力的日益上涨吗?

⑤与此同时,旅游,尤其是境外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假日选择。据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旅游目的地国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居民居住区的绿化率逐步提高,一处处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公园,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上涨。

⑥但是,还有很多不值得称道但又不得不重视的“涨”。

⑦今年,我们亲历了物价的飞涨。一方面会有果蔬价格不断抬升,诞生了诸多“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无奈嘲讽;另一方面,媒体上四处报道芹菜、包菜等新鲜蔬菜被大量堆积在菜农家中或是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房价飞涨,有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甚至付不起首付,而一片片新楼盘积压无人购买。这种不正常的“涨”又说明了什么呢?

⑧除此之外,前段时间某韩国明星的粉丝的疯狂举动以及随之在网络上爆发的口水战,社会名人周立波接连抛出的“公粪”论、“公厕”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有日本九级大地震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幸灾乐祸的不和谐声音,类似的不文明的日益见涨,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吗?

⑨在走向强国的发展之路上,我们已经启程,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有信心,也期待着在看到中国的国力不断上涨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人们文明素质的上涨,看到国民幸福指数的上涨!

 

 

①由“中国崛起”、“国力增长”这个大话题联想到“涨”,并以此为题,立意角度新颖。

 

②段领起下面③④⑤段内容,构成总分关系。从正面论述,肯定“涨”是国力增强的标志,是值得骄傲的现象。

 

③分别从打击海盗、国际责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涨”,照应命题材料,具体体现“中国崛起”。

④从体育和军事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实力的增强。

 

 

⑤从旅游休闲、城市化进程、文化建设等方面说明中国的日益进步。引用如此丰富的材料,足见平时生活积累。

 

 

 

⑥段总领起⑦⑧段内容。从反面论述,反思这种“涨”使人民幸福指数降低,使社会文明大打折扣,需要深刻反思与批评。

⑦从民生方面举例,切近生活实际,易于引发共鸣。

 

⑧列举种种不文明的表现,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虽然国力增强,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需要解决。

 

 

⑨结尾肯定已有成绩,也提出提升人们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愿望,进一步突出文章中心。

    [写作借鉴]

1.辩证分析,入情入理。这是一篇观点新颖、剖析深刻的议论文。面对中国崛起,作者联系现实辩证分析。既正面肯定中国崛起的巨大成就,又指出还需解决的问题。辩证分析的方法避免了片面化、绝对化,使论证更加入情入理,易于为读者所接受,从而增强了说服力。

2.构思精巧,结构明晰。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采用对照式、并列式的结构方式,既肯定了许多值得称道和关注的“涨”,又批评了很多不值得称道但又不得不重视的“涨”,并逐一列举各种“涨”的现象,引发思考。对比鲜明,层次清楚,让人一目了然,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

3.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丰富而新颖的材料运用能体现考生的阅读视野和知识积累,也是一篇议论文达到发展等级的一项要求。论据充分,论证才会更有说服力。本文围绕“涨”选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材料,材料涉猎范围广泛,事例新颖、典型,联想丰富,视野开阔,就连刚刚结束的李娜夺冠都用于文中。当然,要做到这些,需要考生平时关心时事,关心生活,思考生活。

【升格示例】

原文再现:

蓬勃发展靠实力

                ——中国之我见

①平流的湖水一旦站起来便成为奇观。 

——题记

  ②曾经的中国好比一潭湖水,平淡无奇;曾经的中国落后,惨遭挨打;曾经的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让世人瞧不起……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今天的中国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已跻身世界前列,成为了一道世界奇观。

③眸历史,我感叹中国的信念。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无尽的损失。当尸体遍及大街小巷时,当哭声,喊声,枪声混成一片时,当中国的军队遭受失败时,中国没有后退,因为中国人懂得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终于,中国人民在不言弃中换回了中国的光明。这,靠的是什么?是一种信念,一种对生命负责,永不放弃的信念实现的。

④看今朝,我感叹中国的宽容和坚强。我们落后过,挨过打,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铭记在心,并以此激励我们前进发展,于是,中国选择了和平共处,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谋发展。面对各国以前对我们的伤害,我们把它当成血的教训,并教育每代人都要努力发展。日本地震,中国维和部队第一时间参加营救工作,这是中国的宽容,与世界多的国家签定友好合作协议,这也是中国的宽容。当中国面对灾难时,大家互相团结,听党指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战胜苦难,再大的挫折也不怕,这是中国的坚强。这,靠的是什么?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⑤串未来,我感叹中国的科技进步。中国是世界上原子弹研制成功用时最短的国家,看看从无人驾驶到载人航天,再到进入太空,嫦娥奔月……可以说明中国的科技发展。未来,中国有更多的科技研究要发展,中国将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实力雄厚的发展大国。

  ⑥这,就是中国,从水深火热中走出的中国。靠着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信念,中国在前进。

  ⑦这,就是中国,一个发展的国家,用实力将自己证明给了世界,这个奇迹般涌现的国家将永远奇迹般的去创造,去发展,向世界证明自己的雄厚实力。 

  ⑧蓬勃的中国靠着自己的实力,未来定会成为超级大国。

 

 

点评分析

换掉题目,更合乎文章内容。

①去掉题记放在尾段。

②第一段总体语言不错,保留整句形式,并构成排比,表达更有力。末句照应修改过的标题。

③④⑤原文虽然用了“眸历史”“看今朝”“串未来”构成排比段,结构形式值得肯定。看似按间先后,但从内容上说又有所重复。修改后仍保留排比段形式,但语言文字上也作了一些修改,这样使材料更准确,内容更丰富,中心更集中,表达更突出。

④段提到汶川地震,修改后文章将此单独成段,写得更加具体,并增加了灾后重建成就的叙写,更能突出中心。

⑤段首是“串未来”,感叹中国的科技进步,但所举例子并非都是“未来”。所以修改后去掉了“串未来”等字眼,仍保留了排比段结构。

 

⑥⑦语言表达较好,应该肯定。修改后的两段有总结前三段的作用,揭示中心,分析透彻。

⑧将开头的题记置后,并加上一些语句,照应首段,突出中心。

修改后的文章:

中国发展  世界奇观  

       曾经的中国好比一潭湖水,平淡无奇;曾经的中国贫穷落后,屡受欺凌;曾经的中国战乱不已,民不聊生;曾经的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让世人瞧不起……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看吧,今天的中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的一种奇观。

我感叹中国的信念和勇敢。从鸦片战争到火烧圆明园,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南京大屠杀,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中国造成了无尽的伤害和巨大的损失。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凶残的敌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决不退缩。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迎来了胜利与光明。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定信念,靠的是勇敢斗争。

   我感叹中国的包容和进步。我们曾经落后,曾经挨打,这是民族的耻辱,我们将铭记在心。但是,我们没有老是沉浸在悲苦的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开创未来。于是,中国选择和平共处,选择了改革开放。我们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这是中国的友善;日本地震海啸,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参加营救,这是中国的宽容。从原子弹爆炸到卫星上天,从“神七”发射到“嫦娥”奔月……每一步都是一个坚实的脚印,每一步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感叹中国的团结和坚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个又一个的灾难袭来,中国没有倒下。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再大的挫折也不怕,再大的困难都要克服。汶川地震三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援下,中国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顽强拼搏。

这就是中国!一个古老而年轻的中国。靠着永不言弃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在勇敢超越、奋勇前行。

这就是中国!一个开放和包容的中国。这个奇迹般成长的国家,将永远奇迹般的去创造,去发展,向世界证明自己的雄厚实力。

平流的湖水一旦站起来便成为奇观。东方睡狮已经醒来,她以神奇的力量屹立在世界东方,未来定会给世界展示更奇妙的精彩。        

 

 

 

 

 

 

 

 

◆对比讲评

★提升点

针对原文扣题不紧,中心不太突出和材料单薄,内容不够充实,说服力不足以及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等问题,可以确定了这样的升格思路:

1.扣题而作,让中心更突出。所谓“扣题而作”,一是指扣紧材料命题的含意,二是指扣紧自己根据题意所拟定的标题。原文题目是“蓬勃发展靠实力”,虽然切合题意,但全文的论述过程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一题目,中心观点表达不清。根据文意,升格文章把题目换成“中国发展,世界奇观”,并以此作为全文观点,在行文时也注意多处扣紧“奇迹”“奇观”等字眼,并把原题记文字放在尾段,做到首尾照应。既叙写了中国发展的现象,又揭示出中国发展的原因,特别是文章在结尾部分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心表达更突出、深刻。

2.丰富材料,使内容更充实。丰富新颖的材料运用,能够体现考生知识的底蕴和生活的积累,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原文有关中国发展的事例用了一些,但不是很多。修改后的文章联想丰富,视野开阔,增加了大量事实材料,而且更加具体、更加准确。比如“从鸦片战争到火烧圆明园,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南京大屠杀,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中国造成了无尽的伤害和巨大的损失。”就概括了中国百年所受的屈辱,比原句“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无尽的损失”显得内容更充实、具体,更有感染力。

3.锤炼语言,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精彩,更有表现力。语言准确这是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运用了准确的语言,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本文的语言基本上还算通畅,但个别地方用词或表述不准确,影响了表达效果。比如②段中“惨遭挨打”,语意重复,改为“屡受欺凌”;⑦段中“奇迹般涌现的国家”修饰不当,改为“奇迹般成长的国家”;③段“当中国的军队遭受失败时,中国没有后退”不合逻辑;又如,文章结尾有“超级大国”字眼,而这一词语有贬义色彩,何况我们历来宣称不做超级大国,修改后回避这一字眼。另外,文采锦绣历来是文章追求的佳境,比如修改后开头排比手法的运用,更加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中国曾经的落后面貌。

★应考攻略

1.注意拟题。拟定作文题目要新颖脱俗、切合文章内容。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则是文章的眼睛。你的文章好不好,往往就从题目里反映出来。作文题目往往能体现作文主旨,文章里应有点题之笔;有些形象化的题目在作文里应该有所揭示,以突出文章主旨。另外,可以精心打造题记,增加文采。好的题记指示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思考,常常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言一定要简练,优美,生动,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要强求。

2.认真审题,精于构思,使结构更明晰。审题立意时不要急于动笔,要力争精雕细刻,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千方百计展示自己作文的亮点。比如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写了自己的三点感叹。这种清晰的结构形式就是本文的亮点,应予肯定。另外,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很重要。修改后的文章去掉开头的题记,并把这句放在最后,首尾照应,还充实了内容,增加了文采,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便于阅卷老师迅速把握文章中心。

3.扎实进行作文训练。像今年的高考作文一样,许多考生觉得难写,原因就是命题材料太出乎意料,与平时的作文训练不一致。可见单纯靠背几篇范文备考还是不行的。所以考生要加强平时的学识积累和语言历练,走出狭小天地,了解国内外大事,熟悉生活,感悟生活,做一个有思想觉悟的人,有崇高境界的人。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