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工作室首页  > 文章详情
丰富活动体验 实现过程育人

赵丽君思政教师工作坊【第14期】

丰富活动体验  实现过程育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   马海林

  

       作者简介:

       马海林,中共党员,赵丽君工作坊核心坊员。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学校发展中心主任,在职研究生,高级教师,陕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标兵,县级教学能手、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多次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教育格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如何针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去满足儿童道德成长的需要。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已由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目前,“体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教学重设计。统编教材课文中“活动栏”根据类型分为展示活动、观察与调查活动、实践活动等,这些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道德学习的“支架”,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进入到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价值探究。比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时,我让学生去观察学校的公物,实际调查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然后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学生亲眼看到保存完好的公物、遭到损坏的公物,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很好的体会到了“公物都是大家的,我们要爱护”的道理。

 

       二、活动有梯度。部编版教材注重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活动体验教学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设计有梯度的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引发学生与教材、与生活、与情感的共鸣,达到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成长。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一课活动设计时,我仔细分析学生学情:孩子知道父母爱自己,但普遍对父母的爱体会不深,习惯被父母呵护,觉得父母的付出理所应该,更容易忽视父母日常生活小事付出的爱,缺少对父母爱的发现、体会、感恩。于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通过三个“生活场景”再现,引导学生去体验:一是走进生活,发现父母的爱,二是情感沟通,感受父母的爱,三是实践行动,体会父母的爱。

 

      三、注重多样性。好的活动体验可以保证学生主动且有效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体验形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体验活动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习惯,多采用游戏、绘本故事、表演等形式,中高年级可采用制作、调查、实践等形式。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中,为更好的达到“了解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样、山河壮美,建立关注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识”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调查的体验方式,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地方,从“出行方式、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民俗文化、地形地貌、自然遗产”等方面完成调查表,课中让学生进行全班分享对祖国辽阔的感受。

      四、德育巧融合。儿童生活的建构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我们还要注重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的体验形式。从课内走向学校日常德育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在学校各项德育活动中实现过程育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欢欢喜喜庆国庆》《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学,可以和学校开展的节庆活动相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需要和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月”“安全演练”等整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可以和“禁毒宣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要和“宪法宣传周”活动紧密融合。

       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成为形式主义的教学过程,也不能是缺少心灵沟通和精神建构的体验活动。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成为有深厚情怀、有真挚情感、能走进学生心灵的人,真正以关注儿童心灵成长为出发点,让德育的过程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才会有“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师生关系,才可以在学生精神建构的“体验”过程中启蒙道德。

 



上传时间: 2020-04-26 11:20:18 |  上传人: 赵丽君 |  学科: 综合课程领域 |  学段: 小学
删除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