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工作室首页  > 文章详情
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让课堂散发出诗的芬芳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浅谈

 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宝塔中心小学     王少玮    邮编:722201

 

 要: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化人品读研究,直到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依然炙手可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其教学效率,坚持诵读、彩色描绘、填充空白、体悟语言是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古诗;语文教学;诗味;语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古诗词已经历了上千年历史的沉淀。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古典、短小、含蓄的表达形式,承载着中国诗人和文学家理念的精华。但在现代意识陶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尤其是小学生,却很容易与之产生隔膜感。加之在课堂教学方面,施教者缺少对“诗味”的探索,使诗本身的韵味没有完全在课堂上被散发出来,因此学生感性地认为,古诗的学习就是理解字、词、义就够了,品鉴古诗就根本谈不上。

其实,学生的误解来源于教师的片面性教学,小学古诗教学从低段到高段,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字词和句义上,使古诗失去了整体的韵律美,缤纷的色彩美、无限的空白美,教师这种“断章取义”的方式将课堂教学模板化、单调化,学生也慢慢丧失了欣赏和品鉴古诗的积极性。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反思、摸索,能找到一些好的做法和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能主动地探究诗的意境和韵味美。

一、坚持诵读、吟出诗味

    诵读是高于朗读的一种形式,是融入了读者的理解、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的。古诗诵读也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是学生在完成熟读、会读、朗读之后被慢慢激发出来的。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靠近作者,走进作者,最终读懂作者的领悟过程。而小学语文中对于古诗的诵读往往是只注重读通、读顺,这种诵读是没有经过思维加工、没有经过内心体验,也是不走心的,是漂浮的。诗像一位“沙扬娜拉式”的美女,只有在准确解读后,并通过朗读者通过控制自己的轻重缓急、停顿断连,做到入境入情,诗的趣味、滋味、情味才能从文字中徐徐散发出来。

古诗的朗读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五言诗是每句两顿,可分成二二一,或者二一二。例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或可读做,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言诗是每句三顿,其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成为一顿。《朝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于语调的长短,诗句则是按照“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律来朗读的。可要完成朗读到诵读的过渡,读者的脑海中就必须有场景和画面,人物应当有悲有喜,语调应有抑有扬,有顿有连。有时为了激发学生捕捉诗的感觉,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画面、想象,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总之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下,自己正感受着作者的所见、所闻,然后替作者呼喊、高歌、吟诵。诵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诵读古诗也应该是一种习惯,应坚持于整个古诗的教学和学习中。

二、色彩描绘、再现意境

“诗是有声的画”。诗与画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沟通的。 只有画可以将诗中隐秘的静态美动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要完成对诗的绘画再现,必须先找准文字背后所隐藏的物象。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野花、野草、夕阳、乌衣巷、燕子”就是构成这幅画的要素。当然学生构图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考过程,只是这种理解是初步的、感性的、浅层次的。物象并不能完全传达出诗的情味,只有将物象赋予了作者个性的情感色彩,物象被意化形成意象,许许多多的意象再组合才能构成诗的意境。例如:“朱雀桥边野草花”,草长花开,表明当时正是春季,在“花草”之前加入“野”字,又为何意? “王虎千门成野草”(《台城》),看来作者笔下的“野草”多象征衰败之义。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昔日的朱雀桥上车水马龙,何等的繁华!而如今野草和不知名的小花灌丛,一个“野”字平添了几分荒僻的景象。“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东晋时期是王导和谢安等高门士族的聚居地,而“夕阳”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多充斥着一种感伤的情愫,春燕翻飞、荒凉旧址,在夕阳黄昏映衬下更显落寞冷清。“燕子”是这首诗中的词眼,这飞燕本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堂檐檀上的旧燕,但物是人非,旧时燕却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飞燕好似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想象力的。这寻常物,拉开了古今对比的序幕,使作者对历史兴亡、沧海桑田变化的叹息之情跃然纸上。像这种物象被染上了作者的情感,诗的意境由于作者的所触、所感才被慢慢的勾画出来。诗的意境是要被学生“画”出来的,还得有“色彩”的渲染!至于这幅《乌衣巷》,学生的理解的不同,调和出色彩的明暗也会不尽相同吧。

三、想象悟道、填充空白

诗歌是古人用形象思维对社会生活高度集中概括的反应,诗人总是把现实作为想象的基础,或触景生情,或缘情写景,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境界。想象是诗的翅膀,欣赏古诗必须有想象的参与。在教学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如同振起学生想象的双翼。以杨万里的《小池》为例,原文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通过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单从字面上看,学生很难通顺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教学时,我们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图画,按照“利用图上景物,指引学生联想;抓住重点词句,激发学生扩想;揪住诱发因素,引导学生假想”等步骤进行教学。整个过程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想象”不仅使学生领悟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审美内涵,而且使其精神世界也得到了陶冶和提升。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作画时留下一定的空间,以“空”寓“象”,从而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它类似于书法艺术中的“飞白”,音乐艺术中的“休止”,戏剧艺术中的“静场”等。文学艺术中的“空白”,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故意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去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内容、思想及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空白”并不等于虚无,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含有不尽的韵味。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莽莽天地间,不见一只鸟飞,不见一点人迹,只有一老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鱼竿,独钓寒雪。但在这画面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内容:万物都停止活动,只有老渔翁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似乎忘掉周围的一切,只顾专心致志地钓“雪”。他显得很孤独,孤独中透着清高和孤傲。诗中孤桀的老翁是作者自己影子的投射吗?诗人此时的情感生活、仕途生涯如何?诗人想借老翁表达何种情绪?这些言外之意,是诗中隐藏的“空白”。这些“空白”或查阅资料、或交流讨论、或博弈比拼,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只有在学生准确解读后,才能对这首诗达到深层次的领悟。而发现“空白”、填充“空白”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古诗除了这种“言此意彼”产生的空白美外,还有其他形式所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激发学生去探寻,去填充,去享受“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审美效果。

四、有效拓展、品味语言

拓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谐共振等几个方面。

语文学习应“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有限的课外知识不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只有与课外知识的结合才会让学生的语文能力锦上添花。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高适的《别董大》与之做对比,让学生感受三位大文豪面对离愁别绪时不同的视角和体验,以点燃学生独特的个人离别观。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就能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又以孟郊的《游子吟》为例,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是每个孩子潜藏在心底的最真挚的情感,是一触即发的。在教学这首古诗中,教师就可以采用配乐朗读、课本剧表演、诗词改写等形式进行有效提升。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深化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素养在艺术实践中同构共生。

品读古诗,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宏图壮阔。总之,无论采用任何形式,或课内外知识的融合、或写作技能的内化、或交际语言的锻炼、或人文情感熏陶等,只要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升,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师乐于追求的。

“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有适用于自己的一种教学风格,作为施教者,我们也应该走一条不断探索之路。当然我的摸索只是沧海一粟。但是我觉得古诗教学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一个“味”字。课堂上,教师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让诗味弥漫着整个课堂,学生沉浸于诗的芬芳,思维在主动、活跃、积极中品鉴着古人的艺术匠心,感受着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和深邃,并热爱、创新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何教而不乐,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中孙庆博所发表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理性回归与价值追求”。



上传时间: 2017-04-20 06:35:41 |  上传人: 王少玮 |  学科: 语文 |  学段: 小学
删除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Insert title here